今天是2024 年 05 月 16 日 星期四,欢迎访问新乡市供销合作社网站!
微信二维码
社务动态
综合要闻

科学谋划 加快发展 市供销社改革发展谱新篇

作者:市供销社网站 发布时间:2013-03-11 点击量:26877

科学谋划 加快发展
市供销社改革发展谱新篇
 
  2012年,市供销社系统完成购销总额261.8亿元,同比增长49.5%;实现利润1.98亿元,同比增长46%;上缴国家税费1.58亿元,同比增长40%,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。
  一、重点工作实现持续突破
一是抓“新网工程”,网络更加健全。全系统抓住机遇,多策并举,去年争取上级“新网工程”专项扶持资金300万元,直接扶持改造基层网点93个;累计发展连锁店3993个,连锁销售额27亿元,网络标识基本实现全覆盖;建设配送中心55个,发展网络品牌龙头企业15个,与80多家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,培育了新合农资、金城量贩等一批骨干企业,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明显增强。二是抓农合组织,功能更加完善。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个,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64个,入社农户近9万户;组建市县两级农合会11个,发展各类行业协会132个,发展会员1.08万个,年均助农增收2亿元以上。入选全国专业合作社示范专业社600强4个,省、市示范专业合作社48个。三是抓三农服务,作用更加显著。全市90%以上的行政村建设了村级综合服务社,新建改建社区服务中心201个;全面落实市政府化肥、农药等农资淡季储备制度,市社直属企业两年争取政府价格调节基金500余万元。全系统化肥年淡储量100余万吨,年销量140余万吨,配送率达85%以上,基本做到淡储旺供,平抑物价,让利于民;与电视台合作常年开办《走进新农村》栏目,聘请专家开展电视授课,开展了测土配方等技术下乡活动;与工商部门联合开展农资打假,维护了农民利益。四是抓社有企业,基础更加牢固。制定了企业发展指导意见,完善了《社有资产管理办法》,三年三次清产核资,社有资产全部建立了台帐,规范了报批程序,累计挽回经济损失1.5亿多元。市社先后拿出2000余万元用于支持社有企业季节性经营,多方筹资妥善安置企业富余人员3000余人,补齐了多年来拖欠社有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金和医疗费。市本级11个直属企业没有拖欠工资和社会保险金的现象,全部脱贫解困。五是抓项目建设,实力更加强劲。全系统招商引资5.4亿元,引进1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;累计争取国家和省市县财政扶持资金近2亿元;投资3000万元扩建了农资配送中心,年储存和配送能力达30万吨;投资5000万元的新合大厦新增营业面积1.8万,年创利税1000余万元;计划投资2.8亿元,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“新网工程”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和综合服务楼项目,被列为新乡市重点大型项目。一期投资1亿元、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已开工建设。六是抓廉洁自律,拒腐防变警钟长鸣。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系统活动,组织机关干部、企业经理百余人到警示基地参观学习,接受教育;强化对“三重一大”事项考核监督,实行领导班子集体决策,重大项目公开招标,阳光透明,累计组织招标项目10余个,金额达2个多亿,未发生工程腐败问题;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管,选拔了20余名素质高、能力强、勇于开拓创新的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;扎实开展了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,建立了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,行风建设实行服务承诺制、责任追究制,邀请行风评议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到供销社座谈调研,征求意见,改进行风。
  二、系统发展环境越来越好
  一是出台了政策。近年来市政府多次专题研究供销社工作,市县两级政府出台了40多个支持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文件。二是近年来,累计争取上级支持资金近2亿元,用于“新网工程”建设。三是先后荣获“全国总社先进集体”、省委表彰的优秀基层党组织、市政府目标管理优秀单位,并成功创建了省级文明单位。四是市编办对供销社“三定”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,扩大了编制,增设了机构,增加了领导职数,委托更多的政府职能,提拔重用供销社干部5名。五是市政府连续两年对该社工作给予表彰,并给主要领导记功。六是连续三年被评为市信访稳定优秀单位,系统上下和谐稳定,没有出现一起集体或越级上访事件。
  三、突出重点,确保2013年工作再上台阶
  一是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学习活动,把十八大精神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,调整工作布局,促进科学发展;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,统筹规划,改建并举,整合网络。三是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,建设一批效益好、竞争力强的大项目、好项目。四是进一步加大社团组织领办力度,着力构建集约化、专业化、组织化、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。五是进一步强化系统管理工作,加大对县级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指导与扶持力度。六是进一步做强做大社有企业,着力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。七是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,加大党风廉政建设检查监督力度,执好纪、问好责、把好关。